查看原文
其他

50年前的DDT阴影,让他们患上了反智的奇葩恐惧症

化学加 2021-06-12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SME科技故事 Author SME

疫情期间,化学加包年套餐买一年赠多一年

点开上方小程序,进一步点“推广”即可充值

导读

人类发展与环保僵持不下,就此成了永恒的话题。上世纪60年代DDT事件爆发之后,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兴起环保运动。但就在环保热情浓烈的同时,一股奇怪的恐惧氛围也环绕着人们。亲历当时环境污染灾害的部分人“患上”了一种病。

跳转阅读→买一赠一!


1942年,一项伟大的发明作为商品推出市场。

DDT大强效杀虫作用拯救了深受蚊虫叮咬毒害的人们。


不仅如此,当时伤寒、霍乱、疟疾等传染病经过蚊虫传播,频繁爆发大规模疾病与死亡。

能迅速杀死蚊子、虱子和农作物害虫的DDT则扫除了这类传染病,基本根除疟疾。


于是人们开始疯狂依赖DDT,甚至采用飞机大范围喷洒。

它的出现大约拯救了2500万人的生命。

 


DDT发明者的诺奖光环加身,实际功效也有目共睹。

这时人们沉浸于灭虫与几种致命传染病消散的喜悦中,没有太多警惕。


直到将近20年后,人们才发现DDT背后鲜为人知的恐怖事实。

科学家发现,DDT虽然灭虫一流,但它在环境中却极难分解。

 


于是DDT沿着食物链传递与富集,最终危害性可能遍布所有生物,包括人类本身。


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里,人们也检测出DDT的踪迹。

一些鸟类因此失去孵化的能力,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此灭绝。


而严峻的形势被一本《寂静的春天》摆上了万众瞩目的高位。

这是1962年,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·卡逊出版的书。

 

蕾切尔·卡逊与《寂静的春天》


书中描绘了一个DDT等化学制品污染下的可怕世界:没有鸟儿歌唱,河流中漂着死鱼。


动情的语言揭穿当时恶劣的影响,击溃人们心灵的防线,唤醒公众意识。

部分章节也被选入我国义务教育课文中,可谓流传甚广。


大众环境保护的思潮逐渐形成,也拉开了全球环保运动的序幕。

 


虽然这一度激发了化工企业的反击,但最终人们站在了卡逊同侧。

而政府也在此推动下,加快了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进程。


1970年,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部《清洁空气法》,这也标志着美国环保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。


美国最终在1972年禁止将DDT用于农业,如今只有少数疟疾严重地区还在使用DDT。

同时,许多地区也都制定了严格的环境监管条例。

 


DDT的使用暂时告一段落,环保事业也正热火朝天。

但人们心中的恐慌却久久不能停息。


以至于一部分人在DDT的阴影中盘旋,走向了另一个极端。


他们害怕类似的环境污染事件重演,甚至开始恐惧一切化学制品。

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,另一场反化学运动也在少数群体中酝酿。

 


这部分人“患上”了一种化学恐惧症。

他们恐惧一切人造化学物品,只信任天然物质才安全无毒。


他们从心里给每一件化学制品贴上“危险”的标签,然后充耳不闻劝诫,也对严肃的研究结果熟视无睹。

于是在化学恐惧症患者的世界里,有着他们独特的一套生活方式。

 


化学制品被认为是与辐射具有相同、绝对危害的物质。


他们刻意回避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物,只摄取天然食物。

但同时他们可能顾此失彼地对食物卡路里掉以轻心。


有的人就连纯天然食物也不完全放心。

1968年,日本爆发的水俣病震惊世界。

于是即使时隔多年,远在美国的他们也开始惧怕海洋鱼类摄入过多的汞,从而拒接进食海鲜。

 


防晒霜也被他们列为违禁品之一。

而在紫外线照射下,皮肤癌的风险则在他们身上放大。


这种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禁锢着他们的一举一动。

而他们就在寻求心安的艰难处境中踟蹰前行。

 


过分的小心翼翼让原本的生活变成了四面楚歌的夹缝求生。

在他们眼里,环保政策颁布得再多都不足够,监管再严格也还会露出凶机。


这个充满化学制品的危险世界,再如何谨慎防范,仍然危机四伏。

于是恐惧持续侵扰内心,无可奈何的同时又心生愤懑。

 


更有甚者,不仅自己恐惧,还发动集体的抵制运动。


著名演员金·凯瑞就与妻子一同公开发起了一场反疫苗运动。

他们认为疫苗中存在有毒物质,将造成接种疫苗的孩子患上自闭症。


而当时与他们站在对立面的,则是拥有大量研究证据的科学家。

 


研究证据表明疫苗并不会造成健康威胁,反而不接种疫苗才是把孩子完全裸露在危险面前。


此后美国再度爆发的麻疹病情,或许也得到了化学恐惧症“患者”的助力。

结果也正好印证了他们过度恐惧造成的行为失当。

 


“生活处处皆化学”,这句贯彻化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话不无道理。

即使是纯天然食物,也是由数不尽的化学物质组成的。


比如香蕉的成分就有麦芽糖、葡萄糖、淀粉、谷氨酸、亮氨酸、硬脂酸、Omega-6、核黄素、己酸乙酯……


而化学制品呢?化学制品的基本成分也无非是不尽其数的基础物质组合。

 


实际上,天然食物与合成化学品之间的界限或许只存在人们心里。

它们本质上区别模糊,并不能就此判定好与坏。


例如未经过处理的苦杏仁,就含有氰化物毒性。

每100克苦杏仁能分解释放出100~250毫克的氢氰酸,而60毫克的氢氰酸就足以致命。

 

宫斗剧中常有被苦杏仁毒死的剧情


天然蜂蜜中极有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芽孢,因此婴儿是不适宜食用蜂蜜的。

曾经在美国就发生过由此引起的死亡事件。


1976年,美国加州两个2~3个月大的婴儿因四肢瘫软被送院治疗。

检测发现他们的粪便中存在肉毒杆菌,排查发现婴儿的配方乳中都加入了蜂蜜的成分。


这成为加州第一起被诊断婴儿肉毒杆菌中毒的案例。


日本也发生过婴儿服食蜂蜜而中毒死亡的事件


而人工处理后的蜂蜜,经过最普通的巴氏杀菌就能杀灭肉毒杆菌。


这种情况下,选择天然制品还是人工处理后的所谓化学制品,相信大家心里也有数了。

 

60摄氏度以上加热30分钟就可以杀灭肉毒杆菌


卡逊中肯地说明真相,抨击有毒化学品的过度使用,对某些人却造成了矫枉过正的效果。

他们以愚昧的二元观认识世界,打心里认为凡事非好极坏。


当DDT所属的化学制品一类从他们的认知里“好”的一方剔除,则自然而然被移向承受唾骂的垃圾桶里。


于是他们“正义凛然”地转向对立面,极端地将所有打包并否定一切。

殊不知好坏参半的灰色地带才是绝大多数事物与认知的归属。

 

*参考资料

David Robson. Chemonoia: the fear blindingour minds to real dangers[J]. BBC Future, 2016.02.25.

Beard J. DDT and human health[J].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, 2006,355(1-3):78-89.

BrennenMcKenzie, MA, MSc, et al. Is banning "artificial" ingredients basedon fear or science[J]? Veterinary Practice News, 2019.03.01.

陆琼在知乎问题“怎么评价《寂静的春天》一书的价值?书中所描述的农药污染问题在中国的现状是怎样的?”的回答. 2016.05.17.



 入驻化学加网快速通道,将与微信小程序同步展示 

2万多家化工医药企业已入驻 

(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注册入驻)


推荐阅读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